3月29日,东南大学网络群体智能研究中心执行主任虞文武教授应邀出席华为总部举办的2025年“难题揭榜”火花奖颁奖典礼,并凭借在“拓扑亲和的最优集合通信算法生成”难题中的突破性成果,再次荣获华为“火花奖”。这是虞文武教授继2023年获奖后,第二次获此殊荣,彰显了其在网络智能与数学优化领域的卓越贡献。
创新突破:数学优化赋能通信效率提升
在华为“四野会战”第五期难题攻关中,虞文武教授针对难题4“拓扑亲和的最优集合通信算法生成”,提出了一套全新的数学优化求解方法,显著提升了算法效率与实用性。该方案因其高度的理论创新性与工程应用价值,被华为公司授予“火花奖”,为通信网络的高效协同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撑。
此前,虞文武教授曾于2023年因攻克“多目标图映射问题”,提出分布式多目标动态规划算法而首获“火花奖”。连续两次获奖,体现出其团队在基础研究与产业落地相结合方面的持续领先能力。
与任正非座谈:共话基础研究与人才培养
颁奖典礼前,虞文武教授作为主桌嘉宾参加了华为创始人任正非组织的交流座谈会,就加强基础研究、创新人才培养机制等议题展开深入交流。虞文武教授强调,推动“产学研用”深度融合需政策支持与跨界协作,并分享了东南大学在交叉学科建设和青年科学家培育方面的实践经验。
联合创新实验室:成果丰硕,赋能产业升级
2022年9月,虞文武教授牵头东南大学与华为共建“网络群体智能联合创新实验室”,聚焦通信与智能领域的核心难题。实验室成立以来,在ADN、网络架构、云计算等方向累计斩获5项“火花奖”,合作产出多项发明专利及高水平论文,解决多个技术难题,助力华为在通信节能、算力可靠性等领域的核心技术实现突破。
未来,东南大学与华为公司将继续深化合作,依托实验室平台推动学术成果转化,构建跨学科创新生态,为全球通信与智能技术的发展注入新动能。
奖项简介
华为火花奖,取自火花碰撞之意。华为公司重视基础研究,坚持开放创新,自2021年11月起,华为公司把产业会战和行业面临的核心问题总结提炼为科学问题面向社会发布,采用难题揭榜的形式,寻找基础理论扎实、有创新解题思路的人才。这些难题兼具商业价值和科学价值。在这个过程中,社会各界专家学者、优秀学子踊跃揭榜,涌现出了非常好的创意,并展示出解决挑战难题的潜力。为了表彰这些才华斐然的专家学者,华为公司特设立火花奖,以感谢获奖者对于产业界及学术界做出的重大贡献。
虞文武,东南大学首席教授(二级)、博士生导师、数学学院院长,入选教育部长江学者、青年长江、国家“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东南大学校学术委员会和学位委员会委员、江苏国家应用数学(东南大学)中心常务副主任、江苏省应用数学科学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复杂工程系统测量与控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副主任、网络通信与安全紫金山实验室数理基础研究中心课题负责人、华为-东南大学网络群体智能联合创新实验室主任;2014-2024连续十一次入选科睿唯安/原汤森路透全球高引科学家(工程学)。
主要从事系统科学与人工智能交叉领域的相关分析、控制、优化、学习等研究,出版合编书1部、专著2部,教材1章节,发表IEEE汇刊文章100余篇;Google和SCI引用过2万次,SCI H指数75;30篇ESI高被引论文(学科前1%);相关研发核心技术支撑人工智能新兴产业的无人系统、智能电网、智能交通、大数据、智慧城市等领域。主持国家科技部科技创新2030“新一代人工智能” 重大项目、基金委重点、教育部、国家部委重大专项、省基础科学中心项目、华为公司、国网公司等多项科技项目。
相关成果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省科学技术奖/自然科学奖一等奖2项及国家一级学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1项等奖项;任IEEE Trans. Circuits and Systems II、IEEE Trans. Industrial Cyber-Physical Systems、IEEE Trans. Industrial Informatics、IEEE Trans. Systems, Man, and Cybernetics: Systems、中国科学-信息科学、中国科学-技术科学、自动化学报、系统科学与数学、智能科学与技术等杂志编委,复杂工程系统(Complex Engineering Systems)杂志主编。